前几日晚上,我接到好朋友的电话,咨询他家正在读高一的孩子,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为了提高分数,不知道从哪个渠道获取信息,换成俄语或者日语可以轻松拿高分。这样类似的情况,我不止一次接听到家长的咨询。今天特意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说一下。
一、英语进入高考的来龙去脉
高考英语能在今天的中小学和大学的科目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都与英语在高考中的计分有关。从过往历史看,英语与高考的联姻,大致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计入总分的过程。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仅要求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参加外语考试;当年的高考试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制。从1978年起,全国开始统一命题,所有考生都可以参加外语考试,但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录取参考,没有学过外语的则可以免试;而报考外语院校或专业的,在外语笔试成绩计入总分的情况下,还须进行口语考试。
1979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9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推动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将逐步把外语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但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仅将报考重点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分;报考一般院校的,仍只作为参考分处理。1980年,教育部根据外语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当时中学开设外语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外语考试成绩按 30%计入高考总分,但专科学校仍仅将其作为参考分使用。
1981 年,教育部规定,本科院校应该将外语考试成绩按50%计入高考总分,专科学校是否计入总分由省、市、自治区决定。1982年,教育部按照国务院国发[1980]98号文件的精神,将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70%计入高考总分,同时指出,从1983年起,将按100%计入总分;报考专科学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仍由省、市、自治区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自此部分省份和学界掀起了讨论英语是否还应在高考中占据和语文“平起平坐”的地位问题,有的提议应该提高语文的赋分,减少外语赋分,甚至也有直接取消英语参加高考的言论。而最终的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还是再一次肯定了外语在高考科目中不可动摇的“主科”地位。
二、高考选择外语语种是考生的选择权
在高考报名的过程中,外语语种的选择是自由的,如果不选英语进行考试,也可以选择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这五种外文语言。在《2023年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18条规定,“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但由于选择英语的考生每年均超过考生总数的99%,所以致使大部分考生潜意识的以为外语是唯一的语种参加高考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大部分人的意识里,从小学三年级便开始学习英语,直到高考,人们似乎已经潜移默化的认为英语是一门必考科目,实际上在高考的标准课程内,英语仅仅作为一门外语课程来对待。而且,如果想要进行其他外语的考试也是可以的。这是考生的选择权。
三、选择何种外语语种应考须谨慎
很多考生可能会从网络上搜到“俄语题型简单,好拿分”或者是“选择俄语,会避开众多的竞争对手”,诸如此类的信息经常会给广大考生一定的迷惑,甚至是误导。如果仅仅是为了英语难学,其他语种好拿分的角度“改弦更张”的话,还是建议有这样想法的考生一定要谨慎!!!
首先,虽然选择高考非英语外语语种的考生少,竞争小,但也因此对应的教学资源也稀缺。大多数的高中校园里面没有开设俄语课,需要选择校外高考俄语辅导,远没有像学习英语这般方便。
其次,报考大学有一定的限制。由于人们通俗的认为高中绝大部分学习的都是英语课程,所以大学与之配套的也基本上是英语教学。因此,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时节,有一些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会特别标注出来,“不招收非英语科目的考生”。所以,一方面会给考生带来了志愿填报的风险,如果没有注意的话,甚至还有可能退档的风险。
再次,大学里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的高校简单可划分为本科和专科两大类,而本科再根据培养类型、管理权限等划分的话,又可以划分为全国重点大学和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再细分为地方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从资源的占有度看,越是层级高的大学所占有的资源越丰富,自然教学资源也就更多的可以提供给学生。因此,一个学习俄语或日语的学生如果被录取到一个很一般的本科院校的话,恐怕连俄语或日语的老师都没有,而一般大学里所通行的培养方案都是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很少有开始俄语或日语面向非外语类大学生选修的。这自然又给大学里的培养增加了一定难度,甚至有的大学生又重新修读大学英语。
四、结语
选择何种语种参加高考,绝不能仅仅是因为是否容易拿分数这样的避重就轻“投机”心理所左右,而应该慎重决定。一般而言,有一定的除英语外的其他5种外语语种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何种语种入高考。
网站版权所有:《山东省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课题组 鲁ICP备2021005105号